法治快报网讯 (通讯员 刘永梅)9月1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新闻发布会·绿色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专题发布会。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能源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相继作出了做强做优能源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决策部署,特别是2020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又作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绿色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八大“千亿级优势产业”之首,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培育壮大绿色能源产业的信心决心。
云南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国新就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一、云南能源资源及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云南是我国能源大省,拥有巨大的绿色优势和应用发展前景,为继续发展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产业基础雄厚。我省已形成以电力为优势,煤、油、气品种齐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至2019年底,全省电力总装机9500万千瓦,居全国第8位;2019年,发电量3462亿千瓦时,居全国第8位;省内用电量占发电量的52%,实现了由发电大省向用电大省转变;今年以来,省内用电量持续增长,增速居全国第一位;西电东送已形成8条直流、2条交流输电通道,通道能力3440万千瓦;国际电力枢纽初具规模,已建成互联互通电力通道13条。中缅油气管道成为我国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里程5670公里,基本覆盖全省重点区域。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与此同时,能源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自2017起,能源产业连续三年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9年,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5.6%,跃升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二是绿色底色鲜明。水电开发重视梯级联合优化开发,最大限度降低淹没损失、保护生态环境;风电、光伏开发严格避让生态区,多利用石漠化荒地。截至2019年底,云南绿色能源装机占比84%,绿色发电量占比92%,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9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6%,四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三是区位优势凸显。我省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对内可与川黔藏三省区,对外可与近邻国家深化水电、油气和煤炭资源合作开发,具备建设成为国际能源枢纽的良好条件。
四是市场前景广阔。当前,我省人均用能仅为全国人均用能的70%左右,随着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统筹发展,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新兴用能产业兴起,以及“以电(气)代柴”工程的实施,用能潜力巨大。此外,我省的清洁电力,在珠三角、华东、华中地区乃至周边国家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深入推进绿色能源优势转化,发挥能源产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与带动作用
《决定》提出,“要把丰富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从这些年的实践看,我们在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充分认识到能源供需格局、能源发展新趋势和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新的变化。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顺应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潮流,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挥好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优势,统筹平衡电、煤、油、气有序发展,打造稳定质优的绿色能源体系,不断提升绿色能源效能,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发展水平,不断发展壮大绿色能源产业的规模与实力。在我省产业发展向绿色制造转型、发展方式向高质量转型的新阶段,绿色能源优势突出、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初现成效的能源产业,还可以作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先行军”,引领和支撑现代产业发展,推进现代产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变革,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力支点,实现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和新动能的培育融合,支撑起新的支柱产业崛起,形成“多轮驱动”产业格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巩固和壮大千亿级优势能源产业,推进绿色能源示范省建设
围绕贯彻落实好《决定》的精神及要求,省能源局对正在编制的“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及时进行完善,对下一步的工作举措进行了谋划,务求落地见效。
发展思路上,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绿色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统筹平衡煤、电、油、气有序发展,推动云南能源产业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由“建设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产业转变,建成国家重要水电基地、石油炼化基地及国际能源枢纽,为国家能源安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发展目标上,着力推进把丰富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努力建设全国绿色能源示范省。到2025年,全省绿色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200亿元。到2030年,达到6500亿元。到2035年,全面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强劲支撑我省实现第二个百年梦。
工作重点方面,在完成“十三五”能源产业圆满收官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将从以下八个方面着力打造绿色能源千亿级产业,推进云南生态示范省建设。
一是强化以绿色电源为主体的电源保障体系。以绿色电源建设为重点,优化布局调结构。建成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澜沧江托巴等大水电项目;推动澜沧江上游古水等电站开工建设。建成800万千瓦风电+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布局建设水风光多能互补基地;新建小龙潭、新哨等火电项目。到2025年,全省电源装机容量1.3亿千瓦,绿色电源装机比重突破86%。
二是构建安全智能的坚强电网系统。巩固加强主网、配网和农村电网,推动全省建成“四纵四横五环”500千伏骨干网架,新建15项220千伏网架加强工程,完成边境线220千伏变电工程全覆盖,建设国内一流的数字化绿色智能电网。
三是构建安全集约清洁的煤炭产业系统。大力推进整治重组与“五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改造升级,实施综合利用,推动清洁发展。3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退出,全省煤矿数量控制在200个以内,实现煤炭安全开采。
四是建设现代油气产业系统。创新机制增加原油供应,推进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全省各州市的支线管道。推进昭通页岩气开发,到2025年,昭通页岩气产量40亿立方米/年。
五是引领、带动、支撑绿色铝硅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培育多元消费市场。布局全产业链,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世界一流“中国铝谷”;多产业链延伸,打造绿色硅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建成全球光伏上游最大制造基地。
六是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育,推进产业融合。推进能源产业数字化向能源数字产业化转变,建设智慧能源。建立产学研体系,提高能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七是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释放能源发展活力。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范围,加快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完善煤炭整治重组措施,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八是积极推动对外合作,建设国际能源枢纽。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推进辐射中心能源国际合作,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能源枢纽。
此外,乔国新还向大家介绍了白鹤滩水电站的相关情况。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座巨型梯级电站的第二梯级,电站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611亿千瓦时,具有年调节能力,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89米,是目前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国第二大、世界第四大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骨干工程,也是引领全球水电行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对增加清洁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构建长江防洪体系,促投资、稳增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电站的建设将为推动我省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助力云南建设全国绿色能源示范省,实现能源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电站项目正在进行大坝浇筑和机组机电安装,截至2020年7月底,大坝最高坝段浇筑至高程799米,最低坝段浇筑至高程769米,8月18日,全球首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转子在白鹤滩水电站顺利完成吊装。计划于2021年7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2022年全部机组建成投产,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能源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配合好四川省能源局,联合省搬迁安置办等省级相关部门和相关州市政府,共同努力,克服问题和困难,确保实现电站如期投产发电目标,打造精品工程,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产业发展“双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称《方案》)已于近期相继印发,明确提出我省要重点打造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培育环保产业等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意志。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国书就云南省环保产业的相关情况和下步贯彻落实《决定》和《方案》,推进工作的初步打算介绍到:
一、关于《决定》提出培育千亿级环保产业的背景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要求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指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讲话精神,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立足突破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两大重要制约因素,明确提出“两型三化”(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着力培育八大重点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绿色铝、绿色硅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要的绿色产业,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环保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渗透力强、包容性广,尤其是与装备制造、生态保护、资源保护与再利用、洁净产品、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多个产业关联密切,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我省绿色产业的又一个新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省委、省政府以《决定》的形式提出培育我省千亿级的环保产业,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决定》明确的环保产业发展任务和目标
《决定》着眼2035年我省基本确立引领西部、融入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产业强省地位,对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局性、战略性部署,明确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顺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依托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推动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主要任务:一是结合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在重点资源型产业中的推广应用,发展高效节能产业。二是结合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装备和产品制造,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三是结合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治理,发展以环保技术装备制造、环保应用和服务为主的先进环保产业。四是结合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实施一批环保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示范工程,发展环保服务业,形成绿色经济新增长点。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30年,达到2200亿元。到2035年,成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节能环保技术服务基地。
三、当前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省节能环保产业投入不断加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市场主体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与产业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相比,我省的环保产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存在明显不足。一是产业规模偏小,缺乏骨干、龙头环保企业,没有形成企业集群效应。二是环保产品的技术水平低、品类少,市场竞争能力较差,导致国外、省外环保产品占据云南环保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三是产业发展还缺乏有力的管理和政策体系支持,难以支撑产业高速成长和升级。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发展环保产业的主要措施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着力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对行业市场进行梳理和整合,加强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形成规模优势,针对性引导和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环保龙头和骨干企业。二是完善创新体系,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创新技术体系、构建创新技术转化平台、引入科研教育机构、构建人才发展平台、建立鼓励创新机制等,实现环保产业技术体系新突破。三是明确重点方向,扎实推进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统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监测防治技术装备能力提升,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四是提供政策保障,从组织管理、政策机制、资金保障、技术支持、考核评估等全方位研究建立保障体系。
四、关于培育千亿级优势环保产业的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好《决定》要求,扎实推进《方案》实施,紧紧围绕环保产业发展2025、2030、2035年三个阶段目标,加强政府部门协同联动,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切实推动我省环保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发展高效节能产业。围绕高效节能通用(专用)装备制造、电气机械器材制造、工业控制装备制造、绿色节能建材制造、节能工程实施、节能研发与技术服务,培育壮大节能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节能服务业。以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推广高效锅炉、高效电动机、节能变压器等,全面推动电机系统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绿色照明、流通零售领域节能等节能重点工程,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二是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结合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装备和产品制造,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工业“三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泥等处置利用产业;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推动再生资源清洁化回收、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深化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
三是发展先进环保产业。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重大工程,发展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及电子设备制造、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制造、环境评估与监测服务、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服务、环境工程施工、环保研发与技术服务。积极示范推广大气治理技术装备,开发新型水处理技术装备,推动垃圾处理技术装备成套化,加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应用。
四是培育产业发展要素。规划建设环保科技产业园、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和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探索建立相关信息和技术平台,优化政策和金融环境,支撑环保产业加快发展。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吴先勇就关于推进矿山企业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作了介绍:
他认为它最关键的、最核心的体现就是在绿色矿山的建设上。绿色矿山有别于以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传统模式,是指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建设绿色矿山,关键在于充分调动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加强行业自律,促进矿山企业依法办矿,规范管理,自觉承担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责任。建设绿色矿山,对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和自然资源部的指导支持下,努力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创,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思路,全力推进我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2011—2014年,原国土资源部分年度组织了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推荐评估工作,我省共有四批、28个矿山企业先后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2017年,原国土资源部又进一步安排部署,我厅对全省28个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进行了实地核查,对符合政策规定、通过实地核查的23家试点单位上报原国土资源部并申请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
去年8月,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2019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相关规范、标准,我厅对已通过实地核查的原四批23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和新申报的11家矿山,按规定组织开展复核、第三方评估、实地抽查等工作,并向自然资源部推荐上报,最终有17家符合遴选范围及条件的矿山企业被自然资源部正式公告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
目前,省自然资源厅已设立了绿色矿山建设评估专家库,组建了专业的实地核查队伍,正认真组织实施2020年度全国绿色矿山遴选,并对原已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开展“回头看”,对不符合标准的,将按规定及时上报自然资源部,从名录系统中除名。下一步,我们将制定《云南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指导手册》等相关工作规范,研发绿色矿山管理信息系统,努力构建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联合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国家级绿色矿山企业发展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效,动员矿山企业积极参与绿色矿山建设,大力营造绿色矿山建设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看,经过多年努力,我省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明显,涌现出云南先锋煤业有限公司、保山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云南磷化集团等一批在矿山复垦绿化、数字化矿山建设、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良好业绩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企业,这些都是我省绿色矿山建设的成果结晶,对促进全省矿山企业实现绿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成果的共同推动下,我省许多矿山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企业形象也发生了很大改观。
当前,绿色已经成为所有产业发展的“底色”,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作为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密切相关的矿业,绿色更是决定今后生存发展的关键。随着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制度的不断完善,我省将按照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指导服务企业,用好用活用地、用矿、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措施,通过不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相信我省绿色矿山建设将朝着更加规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迈进,同时也将取得累累硕果。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天喜就云南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形势介绍到:
近年来,我省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省有环保企业约2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8千余人,企业营业总收入526亿元,其中,环保业务收入85亿元,主要涉及环保设备制造及环境服务、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土地修复、环境监测、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环保领域。云南环保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进入环保领域,产业水平明显提升。中交建、北京建工、中环国投、北京碧水源、省城投、省建投、省投资公司等纷纷进入环保领域,大企业的进入使我省环保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二是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从过去的小规模,单纯承接治理向综合服务、环境管理、制定环境解决方案等方面转变,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三是发展模式日益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第三方治理、PPP、BOT等多种模式创新发展,产业活力不断增强,如省建投牵头高原湖泊治理、滇池投资为主开展滇池治理等等。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云南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环境保护不断取得新进展。
当前,我省环保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八个标志性战役,为环保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环保产业发展带来新空间,传统产业节能环保升级,绿色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环保产业的空间不断拓展。三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污染治理,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未来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参与云南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壮大环保产业。创新模式,积极推行第三方治理等方式,支持企业深度参与环境保护,助推环境保护治理取得新突破,守护好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良田沃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绿色是云南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战略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绿色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作为《云南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重点打造的两个千亿级优势产业,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科学的规划引领,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