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新征程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

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全面完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2020-11-24 来源:快报网
  快报网讯 (通讯员 刘永梅)11月24日上午,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 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综合主题新闻发布会,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面对云南省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和脱贫攻坚任务、面对百年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六稳”“六保”等各项工作。云南省经济发展不断提速、民生福祉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修春就“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取得的巨大成就即两个决定性成就、实现五个历史性突破、夺取一个决定性胜利作相关介绍:
  
  第一,取得两个决定性成就。
  
  一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省88个贫困县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创造了“百万大搬迁”“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奇迹。刀耕火种、窝棚茅屋、缺衣少食这些几千年来戴在各民族同胞身上的绝对贫困帽子,已经一举摘去、一去不复返。
  
  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于2016年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于2018年、2016年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十三五”规划确定的28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绝大多数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全省一半的人口实现在城镇居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实现五个历史性突破。
  
  一是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跃上2万亿元台阶,2019年达到2.32万亿元,“十三五”以来,云南省每年的经济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位次前移5位,排位从“十二五”末的第23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18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次前移6位,排位从“十二五”末的第30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24位,从全国平均水平的58.4%提高到了67.6%,升幅近10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服务业撑起云南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工业增长“一烟独大”的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工业经济结构转变为烟草和能源两大支柱产业双驱动。经济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双拉动。八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势头强劲。中石油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建成投产。绿色铝、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电力发展告别“水电弃水”时代。“一部手机”系列成为行业标杆。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根本性转变。以沪昆高铁、南昆高铁为标志,云南省进入高铁时代。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基本完成,16个州(市)、110个县(市、区)实现高速公路通车,“十三五”将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是“十二五”末通车总里程的1.25倍。怒江美丽公路主线建成通车。滇中引水工程全线开工。中缅油气管道建成运营,云南告别缺油少气时代。全省实现4G网络全覆盖。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彻底转变,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得到了根本性遏制,实现水质稳定向好;滇池水质持续改善,草海水质连续两年稳定在Ⅳ类,为30年来最好水平;云南省劣Ⅴ类水质湖泊由2015年的4个减少到目前的1个。森林覆盖率达到62.4%。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8.6%,空气质量指标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五是社会民生补短板实现历史性突破。控辍保学实现动态稳定,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12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云南大学首批入选全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云南省成功入列全国8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试点省份,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开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8%。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1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县(市、区)以上全覆盖。
  
  第三,夺取一个决定性胜利。
  
  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打好省外、境外疫情输入阻击战和湖北、咸宁驰援战,率先开发使用“抗疫情”扫码系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快速建成国门疾控中心,较早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发展。采取边境防控“五个管住”举措,全面切断境外疫情输入渠道,坚决守好祖国西南大门,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云南贡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四个突出特点”,科学谋划实施好云南省“十四五”规划,乘势而上、奋勇前进,全面推动云南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宜国就“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的亮眼成绩作相关介绍: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重点推动了“两型三化”转型,在打造八大重点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和万亿级、千亿级产业方面不断出实招、硬招、新招,实现了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工业综合实力和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数字化、创新、绿色化正成为新的驱动力。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速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全部工业增加值接连跃过两个千亿元台阶,2019年达到5301.5亿元。2016年以来年均增长9.1%,增速位列全国第一梯队,高于“十三五”7.5%的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4361户,规上工业主营收入突破1.4万亿元。
  
  二是民营经济突破万亿元大关,支撑全省经济“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6389.7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10954.8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7.2%,几近云南省“半壁江山”。2019年民营经济户数达312.7万户,较2015年增长了43%。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户,居西部省区前列。
  
  三是八大产业“三张牌”打造取得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烟二电三有色”的产业格局正被重塑优化,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非烟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从66.2%提高到75.3%,烟草占比下降到24.7%。绿色铝硅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信创、石化、新能源乘用车及主要医用防护物资4个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四是千百亿园区蔚然成群,产业集聚度得到明显提高。2019年全省工业园区主营收入达到18211亿元,占全省比重达81.7%,2016年以来年均增长率19%,园区已经成为全省产业发展聚集高地。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以上园区达5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9个。2016-2019年累计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97.12亿元,省级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4.78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五是“两化”融合深入推进,数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来信息产业主营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2019年达到1465亿元。光缆线路长度、4G基站数均居全国第9位,建成5G基站1.2万个。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中国林业大数据中心等国家级数据中心相继落地,全省建成数据中心达42个。
  
  六是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5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73个、“三化”改造项目28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0.63%提升至0.8%。新认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8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4户、工业设计中心22户,认定培育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31户。
  
  七是节能降耗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工业绿色发展深入推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淘汰落后任务,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30户,降低铁路运输物流成本37.45亿元。培育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85家、绿色园区1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5户,安宁、东川、兰坪列入国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9位,提前两年完成GDP能耗、用水量等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云南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国新就“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能源的发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打好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推进云南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两基地一枢纽”初步建成。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澜沧江乌弄龙、里底、托巴、黄登、大华桥、苗尾等水电项目相继投产;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相继核准开工,乌东德已投产4台机组,发电量达110亿千瓦时。目前,金沙江、澜沧江水电基地已投产水电站20座,装机累计4599万千瓦,较2015年两江干流装机3686万千瓦增长24.8%。全省多个千万级大型水电站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中,水电开发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石油炼化基地作用稳定发挥。中缅油气管道及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彻底改变了云南省无油少气的局面,带动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成品油供应力2200万吨/年左右。能源国际枢纽雏形显现。跨境电力联网、电源合作开发、境外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电力技术装备“走出去”成效显著。已建成13条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线路,“十三五”期间电力国际贸易约18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约7.5%。
  
  二是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电力优势进一步发挥。电力总装机9988万千瓦,居全国第7位。2019年,全省水电发电量2853亿千瓦时,居全国第2位。能源利用效能显著提高,结束了云南自2014年以来的大规模“弃水”历史,从最高位2016年的315亿千瓦时下降到2019年的17亿千瓦时。建成直流输电通道10条,西电东送能力由“十二五”末2500万千瓦提升至现在3990万千瓦。煤炭良性发展态势显现。煤矿数量由“十三五”初期的786个减少到222个,平均产能由15万吨/年提高到42万吨/年,累计关闭退出煤矿488个,淘汰落后产能6965万吨。
  
  油气发展填补云南空白。全省成品油消费年均突破1000万吨,年均增长4%。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全面推广使用国Ⅵ(B)标准车用汽油、国Ⅵ标准车用柴油。全省天然气消费量从“十二五”末不到6亿方增长到2020年的22亿方。昭通业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到年底累计产气将超过1亿立方米。新能源开发稳步推进。至目前,全省风电装机878万千瓦,占总装机8.8%;光伏装机387万千瓦,占总装机3.9%。风电年利用小时多年保持全国前三的领先位置。
  
  三是能源发展绿色特征更加鲜明。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84%,高出全国平均约46个百分点;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比90.5%,高出全国平均约67个百分点;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9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2%,高出全国平均27个百分点以上,上述四项指标全国领先,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西电东送电量100%为清洁电力,为实施节能减排、污染防治、支持东部地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是能源产业实力迅速发展壮大。“十三五”期间,云南能源工业保持迅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19年能源工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较2015年685亿元增长近90%,能源产业跃升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促进云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多轮驱动发展格局。
  
  “十三五”时期,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全面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 张虹]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云南怒江州人民检察院召开2020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动员会

下一篇:以职业精神筑牢忠诚警魂 不断凝聚团结奋进磅礴伟力——云南怒江贡山边境管理大队大力弘扬践行移民管理警察职业精神

奋进新征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