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小案大道理 时代新风尚”栏目自开通以来,已发布35个典型案件,“微信群主踢群第一案”“物业拒不配合安装充电桩案”“为父奔丧被辞退案”“高铁霸座案”“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等等,篇篇“10万+”,通过回顾熠熠生辉的“小案”,回味蕴含其中的“道理”,聚焦百姓生活中的小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案大道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高铁霸座案”,霸座问题虽小,但直接影响着广大旅客的乘车体验,体现着社会的综合治理能力。用“以案释法”的方式,将遵纪守法、文明出行固定到法律文书之中,让法律为社会公论“站台”,从而探索更多良法善治的路径。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充分发挥了典型案例教育、指引、示范的社会辐射作用,让法治信仰根植民心,推动构建文明、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案大道理”,传递司法进步的力量。无论是“私自上树摘杨梅坠亡案”还是“小偷逃逸跳水溺亡案”,两个案件的最终判决结果均是驳回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私自上树摘杨梅者和小偷的行为都有悖公序良俗,生命的逝去固然会令人唏嘘,但司法绝不会让守法者为“小恶”买单,也不允许“作恶者”占善良的便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严格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具体案件的公正裁判实现正义的价值,才能用公正审判凝聚人心,以司法裁判引领风尚。
“小案大道理”,助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出手制止男人打女人反被打伤案”“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反映出,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发达,让这些“黑暗”暴露于阳光之下。而法律适用的过程,是为公民提供价值指引的过程,用具体案件阐明法律所允许的行为边界,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价值观念拥有法律的加持,让善良成为维护正义的力量,让法律条款成为“好人”的护身符,让一纸判决筑牢公众安全感的防线。正如2020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意义重大。”平安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守法与善行,让矛盾与问题在法治轨道内解决,促进公平正义,筑牢平安防线,才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文/北京房山法院 王丹凤)
[编辑: 杨骁楠]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下一篇:这份恋爱风险提示单,请您查收
推荐图文
热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