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关注

中消协:“双11”消费维权问题集中在直播带货乱象等方面

11月2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外发布《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结果显示今年"双11"期间消费维权问题集中在直播带货乱象、商品质量问题、手机软件广告不良体验、促销价格争议等方面。据中消协监测数据披露,在监测期间有关"直播带货...[详细]
发布时间:2023-11-26

机主退订短信被收1毛钱 涉事公司被判退款并赔礼道歉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豪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两周年之际,10月3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例(共七例)。这些案例包括依法治理互联网平台违规收集处理信息、未经同意发送商业短信、非法采集人脸图像等,彰显了广东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详细]
发布时间:2023-11-09

预制菜进校园应十分审慎

专家称预制菜尚未达到为学校供餐的法定安全要求预制菜进校园应十分审慎近日,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的多名中小学生家长发视频吐槽,称由于当地中央厨房供餐配送不及时、服务人员不足,开学第一天就出现了数百名孩子下午3点还没吃午饭的情况,有的孩子吃了还拉肚子。目前,赣...[详细]
发布时间:2023-10-07

被诱导 老年人“钟爱”女主播一年打赏超6万元

●主播们的"花式"索要打赏方式,最普遍的是直接索要礼物,即主播在直播间直接向老年粉丝索要礼物,或者通过直播PK的形式诱导老年粉丝打赏●一些针对老年人的直播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从而获得了老年人的关注和互动甚至是打赏,反映了老年人需要精神寄托的紧...[详细]
发布时间:2023-10-07

试用期可以随意延长吗?关于试用期,这些事得知道!

试用期可以随意延长吗?关于试用期,这些事得知道!你知道试用期应该有多久吗?试用期工资是怎么定的?@职场新人,试用期知识帖来啦,快快收藏!试用期应该有多久?试用期的时长有规定不是想定多久就多久!《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详细]
发布时间:2023-09-27

为“刷脸”技术加固安全锁

□法治时评□林楠特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国家网信办起草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于8月8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依法取得书面同意。人脸识别技术当前广泛应用...[详细]
发布时间:2023-09-04

公安部:“净网”行动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案件3.6万起

人民网北京8月10日电公安部1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措成效。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政委孙劲峰在会上通报,2021年和2022年,公安机关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数同比均快速上升。他表示,犯罪分子非法获取公...[详细]
发布时间:2023-08-10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央视网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8月9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根据刑法修改情况,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新问题,依法惩治环境污染犯罪,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重新设定污染环境罪定罪量刑...[详细]
发布时间:2023-08-10

警惕“培训贷”套路涉世未深大学生 6名学生讲述落入“培训贷”陷阱经历

警惕“培训贷”套路涉世未深大学生 6名学生讲述落入“培训贷”陷阱经历
漫画/李晓军调查动机近日,读大一的江西女孩张晓文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可能遭遇了"培训贷"骗局——她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线上配音课程,并在机构工作人员引导下,办理了总计5860元学费的分期付款。后来,她发现课程内容与承诺的不符,机构也没有像先前...[详细]
发布时间:2023-08-01

治理“容貌焦虑”须突破监管难题

治理"容貌焦虑"须突破监管难题【一种说法】时本日前,北京市相关部门印发《北京市医疗美容服务合同(试行)》示范文本,再提医美机构"不得制造容貌焦虑"。此前,2021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提到要打击制造"容貌焦...[详细]
发布时间:2023-07-26

合力遏制“考证挂靠”躺赚骗局

张涛交钱后免考即可拿证、证书可代为挂靠赚取高额费用、还可放入人才库获得更多高薪岗位……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严厉打击整治非法证书挂靠乱象,但仍有一些机构顶风作案,以考证"躺着赚钱"为噱头,声称可以包办各类"资格证",诱骗劳动者买证赚...[详细]
发布时间:2023-07-26

限制记者、律师跟团游?律师:或涉嫌违法

限制记者、律师跟团游?律师:或涉嫌违法
中新网7月2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谢艺观)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位新闻从业者在朋友圈爆料,自己在网上团购预订一家云南旅行社时,因为持有记者证被客服建议不要跟团。新闻从业者李先生(化姓)表示,在与平台工作人员沟通出行事宜时,多问了一句:"有记者证是不是有优惠,免门票?"没...[详细]
发布时间:2023-07-20

暑期易沉迷手机 如何将孩子从“小屏幕”拉回“大世界”

◎本报记者都芃炎炎夏日,舒适的空调屋中,放暑假的青少年慵懒地躺在沙发上,手指对着手机屏幕不停划动,一整天的时间就这样在指缝中溜走。这样的场景不知引起了多少青少年家长的担忧。暑假来临,青少年有了大把闲暇时间,但这大好时光却几乎被手机的"小屏幕"填满,即...[详细]
发布时间:2023-07-20

班主任罚学生惹家长不满引诉讼

本报讯(记者王伟通讯员张海陵冯露)教师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的管理、训导或其他矫治方式,未超过教育管理的合理边界,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范畴。学生或家长不满教师教育惩戒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后以公安机关不履行对教师立案查处职责为由提起诉讼的,人...[详细]
发布时间:2023-07-20

网售漫画涉黄涉暴3元即可买?警惕色情漫画在网上被轻易浏览

网售漫画涉黄涉暴3元即可买?警惕色情漫画在网上被轻易浏览
漫画/李晓军●在电商平台上,记者以"漫画"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出现大量售卖漫画资源的商家。记者咨询了数名商家,发现不少售卖的漫画资源存在涉黄涉暴题材。其中,有的只需支付3元即可购买,商家并不会询问购买者年龄,未成年人可以随意购买●有的犯罪团伙会利用未成年人...[详细]
发布时间:2023-07-19

民政部:将持续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隐患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温璐、宋子节)今日,民政部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王辉表示,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精神痛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下一步,民政部将聚焦整治养老服务领域...[详细]
发布时间:2023-07-18

假退费,真诈骗!警惕培训班退费骗局

中消协指出,凡是退款时要求先期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中工网北京6月7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近段时间,多地出现培训班退费诈骗骗局。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出消费警示称,消费者应当心"假退费,真诈骗"骗局,凡是退款时要求先期额外支付费用的,都...[详细]
发布时间:2023-06-11

“AI换脸”被滥用,有商家提供一条龙服务

上传照片,15秒内生成"换脸"视频;提供一段人脸视频,3到5天训练出一套高清定制模型——"AI换脸"被滥用,有商家提供一条龙服务阅读提示"AI换脸"技术被滥用的新闻近日登上热搜。除了被应用于电信诈骗,"AI换...[详细]
发布时间:2023-06-11

公安部等部门部署开展新一轮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熊丰)全国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视频部署会8日召开,部署从今年开始到2025年底在全国范围开展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铲除枪爆违法犯罪及其滋生土壤,坚决消除影响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公安部等部门部署...[详细]
发布时间:2023-06-11

中国影协发布《电影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

电影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2023年电影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修订)为进一步加强电影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和电影界行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电影工作者,共同营造风...[详细]
发布时间:2023-06-11

小心泄露个人信息!消费者找人代抢票面临被骗风险

演唱会等门票实名制后代拍者要求买家提供个人信息通过"代拍"抢门票小心泄露个人信息演唱会门票实行实名制购票后,黄牛倒票有所遏制。但不少热门歌手的演唱会门票仍是一票难求,一些歌迷抢不到票便找人在二手平台代拍。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网上有卖家人工代...[详细]
发布时间:2023-06-11

“扫码关注”不能成为霸王条款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消费后想要开具发票,商家表示"不关注公众号就无法开具发票";去餐厅吃饭不仅只能通过线上扫码点餐,而且点餐小程序甚至可能要求用户同意隐私协议并授权自己的信息,才能使用完整的服务……近年来,随着线上扫码支付方式日趋普及,在提...[详细]
发布时间:2023-04-27

二维码成消费“拦路码”?商家强制“圈粉”引不满

停车缴费、扫码点餐、开发票被要求关注公众号,引发消费者不满一些商家强制"圈粉"二维码成消费"拦路码"本报讯(记者杨召奎)出停车场交停车费需先关注公众号,才能完成缴费流程;去餐馆就餐,商家让消费者先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买完东西或者就餐后...[详细]
发布时间:2023-04-23

翟欣欣“骗婚”案再获关注 法律上如何界定骗婚行为?

翟欣欣"骗婚"案迎来一审判决再度获关注隐瞒或捏造个人信息是否算骗婚?五年前全网刷屏的翟欣欣"骗婚"案,近日因一纸判决再次回到公众聚光灯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宣判,一审判决翟欣欣退还苏享茂家属现金、汽车共近千万,以及撤销翟欣欣海南、北京...[详细]
发布时间:2023-04-23

“五一”未到酒店价格狂飙 网友直呼“酒店刺客”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未动,房价先涨。4月21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查询了西昌、丽江、大理、西双版纳、西安、杭州等从成都出发的热门旅游城市发现,有的酒店价格甚至上调了5倍,网友直呼被"酒店刺客"劝退。酒店价格普遍上涨有的涨了近千元...[详细]
发布时间:2023-04-23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最新标签

率先    隐私保护    抒怀    慎重    四川    泸定    连升    余个    备案    商务部    车检    在校学生    禁毒办    新青年    粉尘    敬畏    研究中心    餐厅    赶赴    吉林    长春高新区    驿站    产业园    拦截    起重    督办    308    游”    镇乡    怀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