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新征程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关注

西安中院召开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庭长座谈会

2025-03-19 来源:快报网

  3月16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庭长座谈会。西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图片.png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西咸新区人民法院、各区县人民法院的14名人民法庭庭长和2名主管副院长分别就贯彻落实当天上午召开的全市法院院长会议精神,以及如何做好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近年来,雨金法庭总结提炼出了‘办案流程标准化’‘三级联调多元化’‘判后回访常态化’的‘三化’工作经验,先后获评全省‘示范法庭’、省、市‘枫桥式人民法庭’。”作为西安法院首批入选最高院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临潼法院雨金法庭庭长王明星向大家介绍经验。

  “我们依托在社区设立的‘马锡五式法官工作站’,探索出‘诉前调解+鉴定+司法确认’医疗纠纷调解模式,‘法庭+工会’劳动争议协同化解机制,‘法院+行业协会’联动解纷模式。”对于矛盾源头预防化解,新城法院西一路法庭庭长战幸如数家珍。

  “庙后街法庭立足于回坊历史文化街区,结合民族区域特色,探索推动‘四个一’工作举措,维护辖区民族团结和平安稳定。”莲湖法院庙后街法庭庭长赵海涛讲述了法庭如何以法治新“枫”守护人间烟火的故事。

  “蓝田本土《吕氏乡约》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打造‘蓝约融治’法治文化品牌,凸显蓝田解纷特色。”蓝田法院玉山法庭庭长郭训兵在打造调解特色品牌方面经验丰富。

  “法庭辖区企业近1200家,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我们将依托‘泾心渭企’共享法庭,让企业不出园区即可方便、快捷办理诉讼事务。”作为西安法院服务“北跨”发展的分“战场”,高陵法院泾渭法庭庭长李东波对服务园区企业发展颇有心得。

  “这几年,人民法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法庭没有人愿意去,现在是大家争着去。工作环境的变化,也引起了法庭同志工作理念和化解群众矛盾思路的变化。”作为人民法庭“战线”上的老兵,鄠邑法院秦渡法庭庭长巨西挺感慨地说。

  “大家汇报的法庭工作成效,呈现了西安法院人民法庭干警蓬勃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我感到很骄傲、很自豪。”赵雷表示,加强人民法庭工作是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政治责任,是法院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更是厚植西安法院基层基础的现实需要,西安中院党组接续三年狠抓人民法庭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实现27个人民法庭办公场所独立,25个人民法庭拥有独立庭院,科技法庭、互联网法庭整体布局,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硬支撑”明显改善。西安市4个人民法庭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39个人民法庭在陕西法院“两化”建设评定中分别被评为“示范法庭”“达标法庭”,数十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国家级、省级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在座每位同志和一线干警的付出。

图片.png
座谈交流环节

  发言人员还分别从加强组织领导与党建引领、优化法庭布局与设施建设、提升审判质效与司法公信力、强化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坚持强基导向建设“枫桥式人民法庭”、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对持续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秦岭法庭是全国唯一冠以‘秦岭’名称的人民法庭,是全市‘1128’秦岭生态司法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平台,我们将努力把秦岭法庭打造成全市法院秦岭司法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基地。”周至法院秦岭法庭庭长罗成标对新一年工作早已成竹在胸。

  “我们将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人民法庭工作中的实践和应用,探索引入AI书记员记录庭审模式,开启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新路径。”未央法院未央宫法庭庭长王峥伟对目前最火热的“AI”技术应用场景有了一些设想。

  “持续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司法+市场监管’新模式,为构建‘一站式’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体系贡献力量。”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的最小审判单元,灞桥法院自贸区法庭的庭长王守珍表示,“小法庭”也可以有大作为。

  “‘甜瓜法庭’工作事迹先后被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下一步,我们要在法庭典型培育、经典案例报送、经验梳理提炼上下功夫。”作为人民法庭中的明星法庭,阎良法院关山法庭庭长曹正龙现在面临的是如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经验。

  “大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都经过了用心思考,很有针对性,对持续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我很受感动。”赵雷认真聆听,与大家深入探讨。赵雷表示,虽然人民法庭在基础建设、审判质效、诉讼服务、多元解纷、队伍建设以及有关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但面对案件总量大与定分止争难这一仍旧突出的困难挑战,人民法庭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西安中院也将加大对基层人民法庭的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人民法庭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大局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坚实保障。

图片.png
西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就今后的法庭建设工作,赵雷提出六点意见: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基层司法坚强战斗堡垒。要持之以恒抓好理论武装,坚持不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引领贯穿人民法庭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同时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好用足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让干警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二是狠抓审判质效,全面打造“高效型”人民法庭。要根据人民法庭所属地经济、人文等特点,针对特定类型案件,聚焦重点案由,分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办案质效。积极构建最低成本、最少用时、最高效率的最优诉讼流程,做好全流程释法明理,以求极致的精神做实定分止争,努力将大部分案件止于基层,大部分纠纷化解在基层。三是融入基层治理,积极构建“效能型”司法服务网络。要坚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将共享驿站、无讼社区(村组)、院外特邀调解工作室、网格点等基层解纷组织,尽快整合进入已经建成的“1+45+N”多元解纷工作站之中,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提炼体现公序良俗的典型案例,挖掘弘扬当地解纷文化中好的传统,加强对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的法律指导。四是创新“立审执调访”一体化建设,打造“一站式”人民法庭。要利用人民法庭对辖区“人熟、地熟、物熟”的优势特点,方便群众诉讼,努力让矛盾纠纷的化解“最多跑一地”,打通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最后一米”。探索人民法庭执行模式,促进争议小、标的小的家事纠纷、相邻关系案件,以及调解结案和当事人服判息诉的案件一站式案结事了。五是加强品牌塑造,创建具有西安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民法庭。要深挖人民法庭自身的特色,因地因庭制宜,扎实做好法庭品牌创建,努力做到“一院一品牌、一庭一特色”,培育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特色法庭集群。六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夯实“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创建基础。对于法庭存在的办公用房、用地和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做专题汇报,努力争取支持,并统筹好人民法庭审判力量,强化法庭干警履职保障,从软硬件上把精力向法庭集中、政策向法庭倾斜、力量向法庭下沉,切实提升法庭建设的质量。

  会议由西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段红军主持,西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智平,西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姚建军,西安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邓晓宇出席会议;西安中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张曼慧,西安中院执行局局长杨成哲,西安中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基层法院分管人民法庭工作的副院长和人民法庭庭长参加会议。(供稿单位: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 本报责编]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二手车买卖“避坑”,就看这场发布会!

下一篇:江西赣州宁都县人民法院召开专业法官会议

奋进新征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