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评选结果揭晓,“老人偷鸡蛋被拦猝死案”入选其中。这起案件自2020年被媒体曝光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几年前“郑州电梯劝阻吸烟案”中,一审法院依据公平原则判令劝烟者作出适当补偿不同,“老人偷鸡蛋被拦猝死案”在认定老人死亡属于自身疾病造成、超市无过错且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和基本救助义务的前提下,直接判令驳回老人家属的全部诉讼请求。
“在‘扶不扶’‘追不追’‘拦不拦’的问题上,大家终于心里有底、不再为难了”“同情归同情,公平归公平,终于不是‘谁死伤谁有理’的判决了”,一时间,引起网友们的热议。从审判要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角度而言,该案的裁判既弘扬了社会公平与正义,又保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以功能为导向解释和适用法律。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对于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作出令当事人信服的判决,有助于提升司法威慑力、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
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超市员工的阻拦行为与老人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案件的审理,不仅反应了法律保护公民身体、财产等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而且展现了保护社会成员交往安全、维护社会成员之间信任的社会效果,以功能为导向进行法律解释和适用,力寻受害者合法权益和行为人自由的平衡点。
案件的审判点亮了法院处理这类案件的立场与方向——“行为人为了维护合法权益,劝阻另一方不要离开且没有超过合理限度,属于合法行为,被劝阻人因为自身疾病发生死伤,其近亲属请求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以价值引领为目标彰显司法态度。公正判决的作用,并不单纯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保护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体现在树立行为规则、弘扬社会道德、引领社会风尚的示范作用上。
在过去一段时间,“扶不扶”“拦不拦”“追不追”似乎成了困扰人们的问题,“老人偷鸡蛋被拦猝死案”的裁判直面社会问题,从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角度出发,鼓励人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权制止不文明、不合法的行为,向社会传达出了法律保护合法维权的理念,引领人们要有规则意识、遵规守法。让司法更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更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
(文/北京房山法院燕山法庭法官助理周蕊)
[编辑: 杨骁楠]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推荐图文
热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