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互联网大厂高管被曝“借出差之名骚扰女下属”的新闻冲上热搜,再次引发公众对职场性骚扰的热议。事实上,此类事件绝非个例。在江西吉安,一起由企业高管性骚扰女下属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经过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用一纸判决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应:司法绝不纵容职场恶行,受害者无需沉默!
2024年1月,某公司女员工朱某(化名)向公司实名举报部门经理陈某(化名)对其长期实施性骚扰,包括出差期间深夜敲房门、发送露骨图片、以职权施压逼迫单独相处等行为,严重侵犯了朱某的人格尊严和隐私,给朱某造成极大身体负担和心理压力。朱某曾因顾及对方领导身份选择隐忍,但陈某的变本加厉让她最终选择报警并投诉,站出来讨回公道。
公司在接到朱某的投诉后,立即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调查并核实情况。在确认陈某存在性骚扰行为后,公司积极征求工会意见,并依据《员工手册》的相关规定,果断解除与陈某的劳动合同。
陈某不服提起仲裁和诉讼。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均认定陈某的性骚扰行为证据确凿,无可辩驳,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合法合规,遂驳回了陈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二审在审理过程中,全面综合考量了诸多关键证据,包括公司委托第三方独立机构出具的《调查报告》,朱某的报警记录及警方对相关事件的询问笔录,陈某在公司调查阶段的自认录音等。此外,陈某发送的淫秽图片以及深夜敲门等一系列反常行为细节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且严密的证据链。综上,二审法院认定陈某存在性骚扰行为具有高度盖然性,公司因此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合规。
本案在二审中并未选择以调解方式结案,而是以判决的方式向全社会传递出一个极为明确且坚定的信号:职场文明不容玷污,施害者必须付出代价!
法官提醒,这起案件不仅是一纸判决,更是一场穿透职场的法治公开课,为每个职场人敲响警钟。遭遇性骚扰,要第一时间保存聊天记录、录音、监控等证据,立即向企业监察部门或警方举报,勇敢地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同时,法官还建议企业在《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中细化性骚扰定义及“零容忍”条款,设立独立投诉通道。接到举报后,立即暂停涉事人职务,委托第三方调查核实,查证后从严处理,坚决杜绝 “和稀泥”。制度无死角,执行不妥协,才是对员工最大的保护。(供稿单位: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 本报责编]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下一篇:加入债务后,还能反悔吗?
推荐图文
热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