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的西部,连绵的山林宛如未经雕琢的璞玉,静谧而深沉。韩孟祺,一位平凡的森林警察,像一棵苍劲的青松,扎根在山林间,用他的执着、勇气与热爱,与战友们一起为这片绿色家园筑起一道守护的屏障。
怀揣热爱
他用行动担当起守护山林安全的使命
韩孟祺出生于京西门头沟,这里山水相依,童年的韩孟祺在绿意盎然的世界里肆意生长,培养了他对大自然与生俱来的热爱与敬畏。2003年,从公安大学毕业后韩孟祺考入门头沟森林公安。在森林公安派出所的十二年,是韩孟祺沉淀自我、磨砺心性的重要阶段。这里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惊心动魄,更多的是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巡山巡林,是他每周最平常不过的工作。蜿蜒曲折的山路,陡峭崎岖,有时还会遇到恶劣的天气,但韩孟祺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他的身影穿梭在山林间,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他守护的印记。
2014年春节前夕,韩孟祺办理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起刑事案件——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接到检查站反映情况的电话后,他立即带领同事们火速赶赴现场。在现场,检查站民警将一辆黑色小轿车的后备箱打开,里面装着3只野生动物死体,其中一只疑似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斑羚。
韩孟祺对车上二人进行细致的盘问。一方姓男子称,这些野生动物是他在外省购买的,包车准备运到北京;司机马某则表示,自己只是受雇开车,对运输的物品毫不知情。韩孟祺没有被两人的言辞所迷惑,而是继续深入询问。当得知行车路线是马某确定的时候,韩孟祺心中有了判断,马某舍近求远绕行的行为十分可疑,他很可能知道运输的是违禁物品。于是,韩孟祺展开了强大的心理攻势,最终让马某心理防线崩溃,承认了明知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仍非法运输的事实。
但韩孟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进一步分析发现车辆当日并未直接进京,而是中途去了其他地方,停留了大约1个小时。这1个小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韩孟祺和同事们沿着车辆行驶路线展开巡线追踪。经过不懈努力,方某终于交待是马某为其介绍购买斑羚的犯罪事实。随后,韩孟祺和同事们一起马不停蹄地奔赴当地,经过艰苦的侦查和蹲守,成功将非法狩猎和出售斑羚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整个案件的办理过程,韩孟祺展现出了出色的侦查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证据链完整无缺,案卷材料扎实可靠。
后来,韩孟祺调入门头沟分局森林公安大队刑侦科,他雷厉风行的办案风格和始终如一的工作热情,让他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每一个案件都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森林警察的使命。
践行诺言
他不畏艰辛全力打击“伤害”山林违法者
韩孟祺对山林的热爱,早已融入他的血液。他穿梭在山林间,就像鱼儿游弋在水中,自在而亲切。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只飞鸟走兽,在他眼中都是珍贵的生命,都是他要用心守护的对象。
一个寒冬,妙峰山地区发生了一起滥伐林木案。韩孟祺赶到现场时,看到林子里一些粗壮的树木被砍伐,只留下被砍的伤痕累累的伐根。彼时正值三九寒冬,天气异常寒冷,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要抱在怀里,否则就会被冻得自动关机。韩孟祺带领队员们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从清晨天刚蒙蒙亮,一直奋战到夜幕降临,整整12个小时,反复勘查现场。他们弓着身子,仔细查找每一个被砍伐的树木伐根,饿了就啃几口干面包,渴了就喝几口冰冷的矿泉水。终于,他们统计清楚林中新旧伐根的数目。经过进一步走访调查,确定这些伐根是同一伙人所为。历时两个月,韩孟祺和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终将涉案人员全部抓捕归案。
打击非法狩猎野生鸟类犯罪,是森林公安的重要职责之一。一些不法分子自制“粘鸟”工具,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进行捕捉。为了打击这些违法行为,韩孟祺和战友们常常乔装成“驴友”,凌晨就悄悄进山蹲守。山林的凌晨,气温极低,寒风刺骨,他们不能生火取暖,也不能随意走动发出声响,只能静静地躲在一处,眼睛死死地盯着周围的动静。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手脚冻得麻木。有时为了盯一个案子,他们甚至要在山里坚守长达一个月。
有一次,为了确定作案的具体位置,韩孟祺和队员们凌晨4点就开始行动。他们小心翼翼地跟踪捕鸟嫌疑人,不断变换地点,在茂密的山林中穿梭。为了不引起嫌疑人的警觉,他们像猎豹一样,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暗处。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观察和追踪,终于确定了粘鸟的方位。在实施抓捕时,由于现场地形复杂,他们需要迅速穿过茂密的灌木丛冲向嫌疑人。韩孟祺冲在最前面,脸上被荆棘划出一道道血痕,脚踝也不小心崴伤,但他顾不上伤痛,成功将嫌疑人制服。解救下被困在网上的候鸟,看着鸟儿们重新展翅翱翔在天空,韩孟祺和队员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不辱使命
他启动“案痴”模式迎接每一次挑战
韩孟祺在同事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案痴”。一旦投入到案件侦破中,他便忘记了时间。吃饭常常是随便扒拉几口,睡觉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只要脑海中闪过案件的可疑点,他就会立刻和战友们核实讨论。
2022年,韩孟祺和战友们接办了一起危害野生动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收购野生保护动物标本制品被抓获,该人供述从南方某省一个叫唐某的人手中收购的动物标本。韩孟祺和同事们按照“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查流向”的工作要求,主动向上级部门和法制部门求教,在深挖扩线上拓展思路。
为了找到源头,韩孟祺和同事们赶赴南方寻找“上家”唐某。初到当地,人生地不熟,炎热的气候和复杂的环境让韩孟祺和战友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日夜蹲守在犯罪嫌疑人可能出没的地方,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和酷热的煎熬。白天,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深入调查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和社会关系;夜晚,他们在灯光下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很快,他们发现案发前唐某多次从当地向外发出名称为“装饰品”的物品,且物品包裹体积和重量较大。
此事立刻引起韩孟祺和同事们的警惕,他们没有贸然将唐某抓获,而是进一步蹲守调查并收集证据。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挖出了一条集收购、运输、出售为一体的售卖国家保护动物标本制品的犯罪链条。实施抓捕行动时,韩孟祺和战友们紧密配合,成功将唐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这起案件的成功破获,更坚定了韩孟祺和他的战友们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打击犯罪的坚定决心。
[编辑: 本报责编]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辅警胡帅用善举点燃患者生命之光
推荐图文
热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