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分析:文化是城市生长的灵魂和生命力,今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是全国音乐创作、编辑制作、出版发行、视听传播、演出交流、版权交易、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和消费体验的中心。繁荣发展音乐及其关联产业,对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推动北京音乐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文建发〔2019〕11号),足见推动我市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案建议进一步深化我市音乐文化建设,着力促进首都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打造城市音乐文化名片,提升首都的文化品质。
提案建议:
1.打造多个城市音乐品牌,突出独特性、创意性、多样性,有层次、有意义,支撑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提高音乐生活的参与度。例如,着力推进北京西长安街沿线“音乐文化——岛链”建设,将东起国家大剧院,渐次是中山音乐堂、北京音乐厅、中央音乐学院(拥有两个高水平音乐厅),将这一区域音乐文化平台综合打造,形成文化艺术交流碰撞、音乐生活丰富多彩、创造力充斥于每一个角落的艺术空间。
2.形成多点式音乐艺术中心。音乐艺术中心其实就是一个精神家园,人的精力有限,没有音乐艺术中心,很多人可能就会寻找其他的乐趣。音乐中心要与城市规划布局结合,在市井生活中植入文化元素,便于多数群体享受艺术熏陶。艺术中心要把实用性与高层次结合,这是核心要点,以其音乐创作和演出的高品位表达引导不同背景或信仰的观众的审美取向。整合资源扩大艺术合作,促成各文化机构间的力量互补,提供多样而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音乐艺术中心要合理布局,覆盖全面,便于公众在时间、交通成本最为合适的区域享受艺术熏陶。
3.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区位优势,打造文化特色街区,建设以音乐文化基础为载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广场和影剧院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4.大力推进我市音乐文化设施建设。建设音乐文化设施不但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有力推动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更高的文化享受,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增加区域文化内涵,逐步积淀成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城市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城市有了文化内涵才更生动,浪漫且充满活力。
5.充分发挥社区音乐公共文化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高雅音乐艺术普及和推广,打造特色音乐艺术社区。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定期为社区市民普及音乐艺术知识,在社区开展公益艺术课堂、音乐沙龙与社区音乐会等活动。综合提高人文素质,让更多群众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并自愿参加到文化建设中来。
6. 充分利用好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引导作用,打造音乐艺术城。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月定期为市民群众上演音乐会、音乐剧、话剧等大型艺术活动,做到“艺术之花”月月盛放。重视发挥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作用,使文化产品既“养眼”又“养心”,以音乐艺术充实文化建设的内涵,树立城市发展新理念。
[编辑: 杨骁楠]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热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