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新征程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江西遂川法院王海涛:做解“法结”更解“心结”的群众贴心人

2025-03-24 来源:快报网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法院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推进会,颁奖环节,遂川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王海涛走上领奖台,小心翼翼地接过一块“三等功”奖牌。

  扎根基层办案14年,王海涛坚持以“实质解纷、高效解纷、多元解纷”的思路,用专业定分止争,用温情回应群众愁盼。2024年,办结各类案件194件,调解率达83.03%。

向前迈一步,将纠纷实质化解决

  “法槌敲下去,难免会有后患。这个后患可能是第二次诉讼,可能是胜诉了还是拿不到钱,也可能是‘老死不相往来’。”在调解与判决之间,王海涛总是倾向于优先选择前者,尽管调解往往比判决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成本。

  2024年底,一起年过七旬的老父亲起诉儿子不当得利纠纷案件让王海涛记忆犹新。

  老人肖某因交通事故受伤,肇事方赔偿了9800元,赔偿款转到了其子账上。肖某多次要求归还遭拒绝,遂一气之下把儿子告上了法庭。

  “这个案子其实法律事实很清楚,法律关系也很简单,但如果真让俩父子对簿公堂,再出具‘一纸判决’,恐怕以后老人家的日子更难过。”王海涛仔细翻看案卷后对助理说道。

  “走,咱们去老人家里看看!”放下案卷,她与助理来到老人肖某家中。在肖某家,王海涛通过“唠嗑”方式,了解了事情原委。原来,其子并未有意“侵占”赔偿款,而是考虑到后续治疗还需费用才有意为其保管。

  找准矛盾症结后,王海涛引导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最终父子俩消除误解,解开心结。

效率高一点,把纠纷快点儿解决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恒的工作主题。有着14年的审判一线工作经验的王海涛深有体会,她深知,老百姓希望案件办得不仅有“质”,还要有“效”。

  2023年1月,她负责立案庭工作后,不断完善繁简分流机制,推动组建3个速裁团队办理相对简易案件,推行“难案精办、简案速办”的“快慢分流”机制,将大量纠纷高效化解,其中有不少都是当场督促履行的,有效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王法官,太感谢了!真没想到我没进法院门就拿到了赔偿款。”当事人李某在电话中不停地向王海涛道谢。

  李某是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当事人。2023年5月,李某驾车与尹某相撞,事故导致李某受伤,车辆受损。双方就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未果。案件受理后,考虑到三方分别在三个省份,为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王海涛在征求各方当事人意见后迅速启动诉前鉴定程序,对李某的伤残等级和车辆损失进行鉴定,并组织开展“云端调解”,耐心释法明理、阐析利弊。最终在鉴定结果出来7天内促成三方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解决了问题。

  “我们眼中的小案件,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他们人生中的大事。”王海涛总是这样提醒自己,也要求团队成员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努力寻求最优解。

  2023年以来,她带领速裁团队共办结各类案件2657件,其中调解结案1446件,撤诉498件,调撤率达76.78%,平均结案时长仅16.5天。

办法多一点,让纠纷一次性解决

  作为立案庭庭长,王海涛敏锐地发现,近年来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类型化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

  这类案件案情虽然大多并不复杂,但涉及民生,关乎民情,而且往往具有群体性,影响面较大。

  如何将这些类型化纠纷妥善化解?王海涛有着自己的思考:加强外部协同化解,创新类型化调解和示范性诉讼机制。

  “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很快就成立了,该工作室聘请了7名特邀调解员,借助专业力量化解劳动争议等领域矛盾。

  2024年10月,李某某、王某某等共计20人来到遂川县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帮他们主持公道,追讨共计13万余元的拖欠工资。

  为了更加公正高效地维护原告李某某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妥善化解矛盾,王海涛当即决定借助工会力量联合调解。在工会调解员的共同调解下,经过近3个小时的协商,被告邓某终于同意在2个月内分两期将拖欠的劳务工资款付清。

  “如我在诉”办好案,“情同此心”解心结。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法官,王海涛用行动践行着当初的入党誓词,用热忱书写着对法治的忠诚,用以心换心诠释着司法为民的担当。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最美芳华。(供稿单位:遂川县人民法院)

[编辑: 本报责编]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常恒菘:不畏巉岩不可攀 日进一步亦欣然

下一篇:钟晨:守护百姓平安是我不变的信念

奋进新征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