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新征程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服务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创新司法服务举措 巧破鉴定难题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2025-03-19 来源:快报网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涉民营企业的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件中,以司法创新破解技术鉴定困局,通过“竞争+摇号”新模式大幅降低企业涉诉成本、缩短审理周期,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动能,赢得辖区企业高度赞誉。

  某纺织设备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双方因起绒机组质量问题僵持不下,但因设备鉴定费用高昂、周期漫长,案件陷入停滞。若按传统流程,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承压、生产停滞等连锁风险。兖州法院庞伟审判团队敏锐意识到,机械套用常规程序将加剧企业负担,亟需破局之策。

图片.png
兖州法院前往设备所在地进行勘验

  为打破僵局,兖州法院主动作为,多次前往设备所在地进行勘验,决定对该案适用“竞争+摇号”双轨模式:一是精准设计规则,制定《专业机构评分标准》,从资质、报价、周期等维度量化评价,确保公平公正;二是开放竞争平台,通过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发布《鉴定机构竞选邀请函》,吸引全国21家优质鉴定机构参与,形成良性竞争;三是阳光评审机制,组建由上级法院鉴定室技术专家、本院业务骨干构成的五人评审组,综合评议后摇号确定机构,全程留痕可溯。“竞争+摇号”司法鉴定模式实现“三重突破”:一是费用压减超40%,通过市场化竞价,在基准鉴定费确定后再行选择鉴定机构,大大缩减鉴定成本;二是周期缩短60%,鉴定流程由常规3-4个月压缩至1.5个月,避免企业陷入“赢了官司、垮了生产”困境;三是服务精准适配,匹配专业领域头部机构,确保技术意见权威性,为后续调解或判决奠定坚实基础。

  “法院的创新举措让我们感受到司法温度!”涉案企业负责人感慨道,“省下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抢回了市场先机。”经过各方努力,案件在法院主持下顺利达成调解。

  此次创新实践是兖州法院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的生动缩影。通过机制革新、流程再造,既破解了技术类案件审理瓶颈,更释放出“护商、安商、暖商”的强烈信号,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来源: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

[编辑: 本报责编]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湖北孝感孝昌法院:加强巡回审判 提升司法为民服务水平

下一篇:江苏法院强化商业秘密司法保护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奋进新征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