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新征程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

云南昆明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2020-08-07 来源:法治快报网
  
       法治快报网 (通讯员 刘一慧)8月7日,昆明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会堂召开。本次会议以“消费、就业、产业扶贫”为主题进行专题发布。会议由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姚晓怡主持。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玲同志就昆明市农业农村局统筹推进产业扶贫情况作简要介绍:
  
  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以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市财政整合涉农资金累计总额456880.7143万元,产业扶贫投入累计金额197548.1976万元,投入占比43.24%,高于30%的整合投入比例;累计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672个,其中已完成532个,正实施140个。全市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93951户346788人中,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85641户326389人,分别占总贫困户及人口的91.15%和94.11%;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85641户326389人,实现百分之百全覆盖,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增收项目;全市带贫企业285个,带动建档立卡户34319户,带贫合作社数量1408个,带动建档立卡户62049户,“双绑”覆盖率达98.45%。
  
  三个摘帽县(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明显。东川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7078元到2019年为9414元;禄劝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7301元到2019年9691元;寻甸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7524元到2019年9979元。2020年上半年,三个摘帽县(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6.6%以上(其中东川区6.7%、禄劝县6.7%、寻甸县6.6%),高于全市6.1%的平均水平。
  
  为实现以上目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突出产业选择精准化;二是突出产业推进组织化;三是突出产业建设科技化;四是突出产业发展融合化;五是突出产业发展品牌化。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全力以赴开展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行动,始终坚持产业是发展的根本之策,把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作为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提高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融合化、品牌化”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扶贫的质量效益,有序推动产业脱贫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
  
  昆明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志武同志就消费扶贫情况作简要介绍:
  
  作为商务部门,市商务局充分发挥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的优势,通过挖掘消费潜力,拓宽销售市场,加强产销对接,精准消费扶贫,筑牢电商基础,助力消费扶贫,多措并举,打好消费扶贫系列组合拳,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市商务局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和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对标对表,牵头建设消费扶贫长效机制,畅通产业输出通道,配套完善脱贫地区产品包装、检测、储存、交易、运输所需的各类基础平台,鼓励支持电商企业、各类农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经营主体深度参与消费扶贫。
  
  下步,市商务局将进一步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全面统筹推进消费扶贫工作落实,认真落实《云南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提质增效促进农产品上行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按照《昆明市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提质增效促进农产品上行三年(2020-2022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和相关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促进加快农产品销售,持续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商务力量。
  
  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云川同志就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农村劳动务工增收促脱贫工作情况作简要介绍: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市场两手抓、供给需求两对接、区域内外两协同、线上线下两互动”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农村劳动务工增收促脱贫工作。截至7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返岗及转移就业117.7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农村劳动力返岗及转移就业13.31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60.8%。
  
  总结起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战疫情,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二是抓机制,提升就业组织化水平;三是抓摸排,实现就业动态管理;四是抓培训,提高针对性实用性;五是抓转移,扩宽输出增收渠道;六是抓创业,促进劳动者返乡就业;七是抓服务,增强就业稳定性。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耿成兴同志就林草部门在脱贫攻坚中开展的工作情况作简要介绍:
  
  在脱贫攻坚战中,昆明林草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坚持“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对接、措施优先落实”的原则,对贫困县区在退耕还林、生态护林员、生态效益补偿、生态建设专项工程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做到“守得住青山,富得了山民”。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林果经济
  
  退耕还林工程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扶贫工程”。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核桃、板栗、青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据统计,近三年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从退耕还林项目中获得的直接收入为:寻甸县437元、禄劝县522元、东川区847元。退耕还林群众享受国家政策补助的同时,还发展了持续增收的后续产业。在禄劝、寻甸、东川三县区共实施特色经济林果建设45.18万亩(其中:禄劝县26.06万亩、寻甸县 10.05万亩,东川区9.07万亩),核桃年产量达到了8500吨,成为老百姓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
  
  二、靠山吃山,发展林下经济
  
  能否稳定脱贫,产业扶贫是关键。林草部门紧紧围绕“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目标,通过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 大力推动发展林下经济,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各地充分利用林荫空间,森林景观等资源,发展养殖、种植、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禄劝县中屏镇忠义核桃合作社,以核桃—中草药复合经营模式,核桃林内间作云木香、附子、草乌等药用植物,打造了400亩的核桃林下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直接带动了50户贫困户从事相关产业,实现脱贫。宜良小哨社区的“包山拾菌”模式,让“沉睡山林”变成村民的“金山银山”,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88万元,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截止目前,全市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7个,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家,培育林农专业合作社8户。林下经济发展带动农户5.45万户、21.7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14611户,5.24万人),户均受益增收302元。实现了不砍树、不破坏生态也能致富。
  
  三、当上生态护林员,摘掉贫困帽
  
  生态护林员是国家林草局出台的一项重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政策,也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具体举措。2016以来,昆明市从国家林草局争取资金9230万元,选聘了8913名生态护林。这一政策的实施,惠及禄劝、寻甸、东川三县区的356个贫困村,1947户贫困户,6800多贫困人口,户均实现增收9296元,取得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良好效果。
  
  下一步,昆明市林草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继续发挥好在决战脱贫攻坚中的应有作用,进一步巩固生态扶贫取得的成果,为决胜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编辑: 张虹]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玉溪市专场

下一篇:云南德宏移民管理警察接连为群众找回遗失玉石获赠锦旗

奋进新征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