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新征程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云南怒江:民警谢航——做田间地头的守护者

2020-07-14 来源:法治快报网
  法治快报网 (通讯员 范真玮)身材干瘦,脸上呈现着长时间奔走在田间地头而被镀上的“小麦色”,深蓝色的警服穿在身上显得越来越“宽阔”,几个月的驻村生活让谢航越来越像一个错穿了警服的“村民”。
  
  为更好的推进“一村一警”工作,使警力真正沉到村组,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里,今年以来,怒江边境管理支队丙中洛边境派出所全面启动社区民警驻村工作,“90后”民警谢航就此成为双拉村第一位驻村民警。
  
  “驻村”,意味着社区民警必须保证有90%的时间待在村里,与村民“同吃住、零距离”,干农家活、解农家忧,扎根最底层,做最基础、最根本的群众工作。现在对谢航来说,这项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了,究其原因,他将之归结为一句话:“驻村,也驻心。”
  
  对于社区民警,“人头熟”是基础。但有时候,基础并不简单。双拉村面积1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余人,零散分布着11个村民小组、2个易地扶贫安置点,从一个小组到另一个小组往往要走很长的路……
  
  驻村后,为了尽快了解村居基本情况,他几乎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奔走,寻找各种机会与村民拉家常、套近乎。通过不间断走访,谢航不仅熟悉了辖区村民、店铺店主、地摊摊主,甚至每天早晚各一次的“护学岗”和幼儿园的小孩子也成了好朋友……
  
  “人头熟”不是表面熟,要走进居民心里,还需“心头热”。今年6月份,因持续降雨,怒江水位上涨,住在江边的群众面临着受灾的威胁。
  
  “谢警官,我们转移了,家里养的生猪怎么办呀?那可是我们多年的心血呀!”李先生是家里唯一的壮丁,望着越涨越高的江水无奈叹息:“这可叫我如何是好啊……”谢航二话没说,立即投入到帮助群众转移牲畜、物资工作中,谁家需要帮忙就到谁家去,一整天的不断往返,浑然不顾饥饿劳累和满身的汗水。“咱家门口的警察就是好啊!”转移工作完成后,村民们拉着谢航的手不断表示感谢。
  
  “这里几乎不会发生刑事案件和恶性治安事件,在这里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解决家长里短的琐事。”谢航的身份从一名驻村民警变成了双拉村民口中的“家里人”,村里出现矛盾纠纷都会找谢警官“评评理”。种在田里的菜被别人偷了,邻居修房子用了自家的砖,别人家的牛啃了自家的菜苗……这些在旁人看起来琐碎的事情,在谢航眼中却是村里不折不扣的大事。
  
  “农村的人思想很质朴,他们有时在乎的不是一把菜一块肉,而是觉得自己受了欺负不服气。这时,我们就得充当调解者,对当事双方都得劝,要给他们相互说好话。”聊起平时调解村里的纠纷情况,年轻的谢航在这方面显得很有经验。他说,只要和他们讲道理,不偏袒任何一方,大部分纠纷都是可以得到化解的,还有很多经过他们调解的群众,在后来甚至成了朋友,这就是农村人很质朴的地方。
  
  “以前我认为人民警察的成就感就是破大案,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现在自己当了驻村民警后,觉得基层工作也一样有成就感。”几个月来,谢航在颠簸的山路上摔过,被村里的狗追过,被村民误解过……但他依旧锲而不舍的开展群众工作,在值班时收到群众送来的饭菜,在走访时收到村民热情赠送的瓜果蔬菜,在解决纠纷后收到村民们的一声“谢谢”。
  
  “在这里,有快乐,有信念,有割舍不下的乡亲们。”谢航说,只要乡亲们需要,他愿意一直在村里做驻村民警,做田间地头的守护者。

[编辑: 张虹]

免责声明:
        快报网转载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快报网无关,您若对该稿件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云南楚雄:执行一线 党徽熠熠

下一篇:云南西双版纳:民警进村狗不叫

奋进新征程
分享按钮